



烘干机大齿轮的加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
1、烘干机大齿轮材质ZG45、ZG35CrMo、ZG42Cr1Mo,铸件应符合JC/T401.2-2011的规定,加工后齿顶圆表面硬度不低于220HB。
2、未注铸造圆角为R5~10,铸造斜度:1:20。
3、轮缘厚度必须均匀,烘干机大齿轮加工后其偏差不得超过轮缘设计尺寸的-5%~+10%。
铸件需进行超声波和磁粉探伤的检查,超声波探伤检查按照GB7233.1-2009标准中3级执行;磁粉探伤检查按照GB9444-2007标准中3级执行.其缺陷的处理应按照JC/T401.3-2011中低合金铸钢的有关要求进行,且不得影响铸件的强度和使用。
4、铸件缺陷的处理应符合JC/T401.3-2011的有关规定外,尚应符合下列规定:
(1)粗加工后,轮綠上的缺陷,当不超过下列情况时允许焊补:
a、孔状缺陷面积小于40×40mm²,深度小于壁厚的1/4,数量不超过3个。
b、裂纹长度小于60mm,深度小于20mm,数量不多于3条。
检测范围:
1) 应采用最适宜的检测方法,检测铸钢件的全部被检区域(铸钢件的形状适合检测时)。对于厚度大于600mm的铸钢件,其检测方法、记录限值验收等级等由供需双方离定。
2) 允许的最大缺陷尺寸
2.1)基本垂直于检测面的平面型缺陷允许限值
1级不允许有能测量尺寸的缺陷(延伸性缺陷),壁厚方向上单个缺陷的最大尺寸不能超过壁厚的10%,缺陷的尺寸不大于10mm的除外,壁厚方向上缺陷累加尺寸不能超过壁厚的25%或20mm。
3)两个缺陷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0mm,应作为一个垂直或侧向表面的单个缺陷或缺陷区域来评定。